藏地军神噶尔·钦陵5--通俗西藏史28
白发布衣
关注
863920
2017-05-22

白发布衣著

雪域高原的古往今来——《吐蕃王朝卷》

2、一代权臣倾朝野

噶尔家族之军神噶尔·钦陵5

公元690年(武周天授元年)9月,武则天废黜睿宗,登基称帝,改国号为“周”,自尊号为“圣神皇帝”。她登位时已经67岁,是中国历史上即位时年龄最大的帝王。虽然登基时已年近七旬,但武则天并不昏庸,国家在她的治理下,依旧焕发着勃勃的生机。

同年,吐蕃大相钦陵却在感受着国家财力枯竭的窘境,他在这一年两次召集议事会议,制定农田税赋。并于次年,也就是公元691年,开展人口普查,清查国家的土地税赋,同时再次征集兵员。

吐蕃在噶尔家的治下,几十年来不断对外用兵,虽然胜多负少,劫掠了大量的唐朝财物和人口,但是这仍然不能抵消吐蕃国内的消耗。尤其是吐蕃统治的唐蕃边境地区的部落民众,多年来从未能够得到休养生息,更是苦不堪言。这些地区的部落首领开始和吐蕃离心离德,渐渐开始怀念唐朝统治时的和平景象。

从公元689年开始,就有零星的部落转投唐朝寻求庇护。到了公元692年时,人口上万人的部落都开始全族投唐朝,这导致吐蕃虽然在西域仍旧占有优势,但是始终不能进一步扩大其统治区域,唐蕃之间依旧在西域进行着残酷的拉锯战。

钦陵作为一个军事家,面对这种情况,却施展不出柔和的政治手腕来解决这个问题,对于投唐的部落,他采取的策略是派兵追击直接镇压。这虽然震慑了一部分部落首领,但是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,边境部落挣扎求生的窘境。

公元692年(武周长寿元年),唐朝充分利用的西域部落与吐蕃离心的有利形势,派遣王孝杰领兵收复四镇。

公元678年,王孝杰曾随李敬玄伐吐蕃,兵败被俘。但正是这一败仗,让他对吐蕃军队的战斗力和周围的地形都了然于心。这次出兵,在周边部落的配下,唐军势如破竹,迅速收复了安西四镇。唐朝重新在四镇设立治所,安抚周边民众,并一改之前基本不驻军的惯例,在四镇驻军二万四千人以安民心,这也是唐朝在西域第四次在西域设置安西四镇。

公元694年(武周延载元年),噶尔·赞辗恭顿(汉史称赞刃)和西突厥可汗阿史那俀子部联兵6万人进攻西域,王孝杰率部在冷泉大岭一带击败吐蕃联军,吐蕃军溃逃,噶尔·达古日耸(汉史称悉多于)钦陵的四弟,在逃亡中被粟特人俘虏,由此可见吐蕃此战应是场惨败。

逃回拉萨城的赞刃并没有安全上岸,一场致命的阴谋正等待着他。公元695年,赞刃入宫觐见赤都松赞赤都松赞非常喜欢赞刃身上佩戴的佩刀,拿过来在手中把玩。不料想,无意中将手指刺伤,太后没庐·赤玛伦就以这个荒唐的理由宣布赞刃谋反,将其处死。

赞刃谋反这一事件,已经可以明显的看出,赞普系的势力和太后没庐·赤玛伦对于噶尔家族的忍耐已经达到了极限。

毕竟赤都松赞已经25岁了,这个年纪早就应该执掌吐蕃的朝政,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政令均出于噶尔家一门。这次的赞刃事件,可以看做是赞普对于噶尔家在拉萨势力的一次沉重打击。此时,钦陵和他的三弟赞婆均领兵驻扎在青海地区。消息传来,钦陵得知自己最小的弟弟被杀,心中十分痛苦。对于赞普剪除噶尔家族势力的做法他心知肚明,但赞普毕竟是吐蕃之主,除非噶尔家反叛,否则钦陵也只能默默接受。

但他并不甘心噶尔家就此退出政治舞台,既然没有扯旗造反,自立为王的想法,那就在战场上为吐蕃立下更大功勋,来向赞普表示噶尔家族的重要性。

公元695年,七月,钦陵赞婆尽起青海之兵攻洮州(今甘肃临潭),武皇命王孝杰率兵相抗。随后,见吐蕃军队人数众多,恐怕王孝杰独木难支。又于次年一月,派遣娄师德率军支援。

唐蕃两军激战多场互有胜负,唐军渐生疲态。是年三月,双方在素罗汗山(今甘肃临洮界)展开决战,结果唐军惨败,十万唐军全军覆没,汉史中载“唐军尸骸高与天齐”。

吐蕃军乘胜兵逼凉州(今甘肃武威),凉州都督许钦明仓促应战被俘,唐朝朝野震动。经此大败,唐军元气大伤,无力再战。

《敦煌吐蕃文书》记载中素罗汗山被记作“虎山之战”或“唐人坟之战”“大相钦陵于虎山唐人坟,与唐元帅王尚书大战,杀唐人甚多”。

姚州兵败后,朝中大臣宰相狄仁杰上书以“四镇地处边远,守备靡费甚多”为由,请求放弃安西四镇,武则天立止了这种言论,声言四镇绝不可弃。由此可见,狄仁杰虽为唐中名相,但是若论目光如炬,洞悉深远比之女皇不如多矣。

钦陵心中明白此战虽然大败唐军杀人盈野,但是谋取政治上的安全才是主题,于是他遣使节入唐请求会盟和亲,并要求唐朝罢除四镇设置,将突厥十姓之民归于吐蕃。

则天皇帝此时因为洮州之败正在怒火中烧,本想断然拒绝。此时,曾经出使吐蕃的郭元振给武皇出了一个主意,他对武皇说:“吐蕃的请求如果答应,那么必将导致四夷离心,如果不答应,那么吐蕃时时骚扰边境,也非朝廷之福,不如采用缓兵之计。唐军设置四镇是为了防备吐蕃东进,威胁河陇重地,如果吐蕃无意东侵,那就把侵占的吐谷浑故地交还唐朝,唐朝也把西域突厥五姓划归吐蕃。”同时,他还说道:“噶尔家族多年来穷兵黩武,国内怨声载道,赞普和噶尔家族之间的矛盾已经难以调和,唐朝可趁机派使臣直接去拉萨面见赞普,加深两者之间猜忌。”

武则天听从了这条计策,派使臣入吐蕃朝见赞普。吐谷浑故地的重要性钦陵自然是心知肚明,这是他父亲最重要的政治遗产之一。占据了青海的吐蕃进可攻退可守,随时都有可能阻断河西走廊,让唐朝首尾不能相顾。青海之地是钦陵无论如何不能放弃的,这次会盟和亲最终不了了之。

公元698年(武周圣历元年),吐蕃赞普赤都松赞带着三千人的护卫外出行猎,这一反常的现象没有引起噶尔家族的重视,等到赤都松赞的卫队到达噶尔家族的封地蔚布·蔚达附近之时,赤都松赞却亮出了屠刀,他命卫队围攻噶尔家族的庄园,噶尔家族毫无防备,全族两千余口全部被杀,噶尔家族除了跟随钦陵赞婆驻军青海的成员以外,几被灭门。

赤都松赞血洗了嘎尔庄园以后,立刻召见钦陵回拉萨议事。钦陵已经得知此事,自然不能回拉萨送死。于是,赤都松赞宣布噶尔家族反叛,并亲自带兵向青海进发,围剿钦陵的部队。

此时,禄东赞的五个儿子中,曾为大相的长子赞悉若死于家族内讧,四子悉多于在西域兵败没于粟特人之手,五子赞刃因为伤了赞普的手指,被指谋反被杀,只剩下钦陵赞婆尚在,曾经盛极一时的噶尔家族已经凋落了。钦陵见状心知大势已去,但他仍然拒绝了唐朝的招降,心力憔悴的他选择了自杀,以保全他对吐蕃的忠诚,吐蕃的一代军神终于陨落。

公元699年,赞婆和钦陵之子噶尔·莽布支迫于赤都松赞的军事压力,率部七千余帐降唐,并改姓,取名论弓仁。其后论氏在唐累世为官,曾官居郡王、节度使之职,且论氏子孙颇有乃祖之风,为唐朝东征西讨,功勋多见诸沙场,不负先祖军神之名。

钦陵之死震动吐蕃,吐蕃军队士气低落,西域、吐谷浑地区的部落,纷纷投降唐朝,唐蕃在西域的态势再次移转。唐朝借赤都松赞之手去除了钦陵这个心腹之患后,还派遣使臣去拉萨向赤都松赞表示祝贺,真不知道赤都松赞对于这种祝贺是应该高兴还是忧愁。

进入圈子
|相关推荐
|讨论区
暂无数据